艾迪機器(杭州)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0571-87177656
郵 箱:xzidea@126.com
地址:杭州市錢塘區文淵北路246號
網站版權注 仿冒必究!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特別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美聯儲與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推動美元趨強的宏觀背景下,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承壓。2014年美國等非歐佩克原油產量的持續增長,使得世界石油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日益顯現。面對供過于求的市場形勢和技術創新給石化工業帶來的巨大影響和沖擊,沙特等歐佩克(OPEC)產油國不愿再獨自扮演世界石油供應“平衡閥”的角色,石油產量不減反增以維護自身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石油市場不平衡的局面,導致石油庫存持續攀升,國際油價逐級下挫,石油行業步入寒冬。面對當前世界石油市場失衡的嚴峻形勢,如何實現石油市場再平衡?實現再平衡需要多長時間?實現再平衡的過程中中國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這些問題是當前市場相關各方關心的,也是石油市場研究人員需要回答的重要問題。
1. 供需雙重因素導致世界石油市場結構性失衡
2014年以來,在世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金融市場去杠桿、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的背景下,世界經濟緩慢前行。除印度外,中國等新興經濟國家的經濟增長放緩使得石油需求實際增速減慢,石油消費結構快速轉變。從石油需求增量水平看,2012-2014年世界石油需求年均增量為96萬桶/日,遠低于2004-2008年年均162萬桶/日的增量水平。尤其是201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量僅80萬桶/日左右,但2014年石油供應增量達241萬桶/日,遠超石油需求增量水平。2015年低油價極大地促進了石油消費水平的提高,這在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體現的更為明顯。據初步統計,201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量為180萬桶/日左右,遠高于2014年水平。從全球范圍看,與2014年相比,2015年世界石油需求旺盛,而導致市場失衡、供應過剩的主要原因是石油供應增長更快,2015年世界石油供應增量達264萬桶/日,再度遠超石油需求增量水平。
盡管國際油價大幅回落,需求有所增加,但技術進步和油田開發運營模式創新、非美產油國貨幣貶值和沙特等OPEC主要產油國拒不減產,以及油品供應和消費的結構性變化等因素,最終導致2014年以來世界石油市場結構性失衡日益嚴重,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整體石油庫存持續大幅上漲,其間多數時間原油庫存上漲快于油品庫存。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截至2015年10月底,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商業石油庫存為29.71億桶,比2013年底上漲了4.05億桶(相當于每天石油庫存上漲133萬桶)。另據不完全統計,這期間沙特等其他主要石油生產國、消費國和海上浮倉等庫存增加1億桶左右(相當于每天石油庫存上漲33萬桶),也就是說,2014年以來,世界石油供過于求達166萬桶/日。從石油庫存結構變化看,2015年3月底前,上漲的石油庫存中主要以原油庫存為主,占石油庫存增量的約80%,進而使原油價格和結構受到更大壓力,主要基準原油價格結構逐漸由前高后低(Backwardation)結構轉變為前低后高(Contango)結構。但這期間油品庫存基本沒有增長,汽油和餾份油等主要油品庫存甚至出現下降,支持主要油品結構呈前高后低(Backwardation)結構。原油價格的Contango結構和油品價格的Backwadation結構同時存在,使得主要煉油中心的煉油加工收益創近10年來最好水平。這對于煉廠十分有利,因而2014年下半年以來,全球主要煉油中心煉油煉廠開工率高企,即使是多年來步履維艱的歐洲煉油也迎來了“小陽春”。
二是2015年二季度以來,原油庫存基本保持穩定,同時,良好的加工收益支持煉廠開工率高企,更多的原油庫存逐漸轉化為油品庫存,造成油品(尤其是柴油和燃料油)供應快速增加,而柴油和燃料油等重端油品需求疲弱,庫存上漲壓力日增。柴油供過于求的局面日益顯現,主要原因:1)俄羅斯、美國等傳統柴油出口國的柴油出口量增續增長;2)沙特、阿聯酋和印度等新建煉廠運營陸續正常,開工率不斷提高,這些煉廠油品產量均以柴油為主;3)我國柴油需求疲弱,出口量逐漸增大。2015年下半年,國際市場柴油供過于求的局面導致柴油裂解價差大幅收窄,而汽油、石腦油等輕端油品需求旺盛,庫存略減進而支撐其裂解價差保持良好。
2. 2016年下半年世界石油市場將逐漸開啟再平衡模式
從世界石油市場再平衡的調整周期看,筆者認為,目前市場處于供過于求導致油價大幅下挫后,逐步進入再平衡的前期。未來石油市場實現再平衡的途徑有兩個:一是低油價最終迫使沙特等主要產油國達成一致,削減石油產量;二是由市場自動實現再平衡,即經濟增長拉動石油需求持續增加,但低油價抑制供應增長,從而使市場逐漸達到均衡,進而逐步開啟再平衡模式。從效果看,第一種途徑通過減產能夠更快的使市場實現再平衡,但從目前沙特、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的態度看,實現的可能性很小;第二種途徑實現再平衡所需要的時間將更長,但實施的可能性更高。
從實現市場再平衡的過程看,未來世界石油市場再平衡需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由供過于求逐漸轉為供需平衡;第二個階段是從供需平衡逐漸轉向供小于求,進而逐漸消化高企的石油庫存。當然,市場再平衡是個動態的平衡過程,這期間,影響再平衡進程的最大變量即國際油價水平,反之再平衡的進程也會對國際油價產生重要影響。從目前情況看,尚未有跡象顯示進入市場再平衡的第一階段,即從供過于求轉向供需平衡,國際油價仍承壓。
結合IEA等機構對未來世界石油市場供需分析的結果,預計2016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量為140萬桶/日,低于2015年180萬桶/日的水平。2016年世界石油供應增量為30萬桶/日,遠低于2015年水平,其中非OPEC石油供應減少50萬桶/日,主要是美國頁巖油產量下降;OPEC石油供應增加80萬桶/日,增量主要來自伊朗和伊拉克。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原油供應變化是2016年OPEC石油供應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按此預期,2016年下半年世界石油供需將逐漸步入再平衡的第一階段,即由供應過剩轉為供需基本平衡。2017年以后將會進入市場再平衡的第二階段,即供小于求開啟去庫存模式,讓目前高企的石油庫存逐漸降至歷史平均水平。
從過去30多年來發生的四次較為典型的油價大幅調整后市場再平衡的過程看,此次調整與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發生的情景更為近似,本質上是供應驅動導致的。對比四次油價調整的時間尺度,1997年和2008年兩次因需求驅動導致的油價調整持續時間相對較短,1997年初,WTI原油價格從26美元/桶震蕩回落,最低降至10.8美元/桶。經過三年調整,到2001年初,WTI原油價格回升到28美元/桶,超過了最初26美元/桶的價格水平;2008年7月11日,WTI原油價格開始逐級下挫,最低下跌到2009年2月18日的34.62美元/桶,經歷三年調整,到2011年8月中旬,WTI原油價格回升到近100美元/桶的高水平,盡管沒有反彈到此前高點,但回升的幅度很大。與這兩次相比,1985年底發生的歷史上著名的OPEC價格戰,則使油價在低水平持續的時間更長。1985年11月中旬,WTI原油價格由約31美元/桶逐漸下挫,最低跌至約11美元/桶,經歷三年調整,到1988年11月中旬,WTI原油價格僅為13.6美元/桶。歷史總會驚人的相似,以史為鑒,對于我們充分認識和理解市場變化的內在關系和邏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全球石油行業來說,要做好在低油價或更低油價環境下打持久仗的準備,積極應對,直面更大的挑戰和更多的機遇。
根據《廣告法》要求,可能我們的宣傳描述不夠嚴謹,但僅作為描述性用語,無絕對之意。本公司鄭重聲明:本文本僅作為宣傳用語,若文章中涉及到的絕對化用語或極限詞全部作廢,凡訪問本文者均認為且已知曉并同意這一說明。
艾迪機器是凸輪泵生產廠家,公司產品有凸輪轉子泵,活塞轉子泵,轉子泵,凸輪泵,污泥泵,排污泵,泥漿泵,移動泵車,抽豬糞泵,糞便輸送泵,化糞池排污泵,牛糞抽送泵,含油污水提升泵,掃倉泵,油氣混輸泵裝置,原油輸送泵,污水泵,鐵路真空卸污設備,壓濾機進料泵,餐廚垃圾泵,彈性螺旋凸輪泵,旋轉活塞泵,旋轉活塞轉子泵,轉載請標明出處。轉子泵: http://www.dsjgp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