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機器(杭州)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0571-87177656
郵 箱:xzidea@126.com
地址:杭州市錢塘區文淵北路246號
網站版權注 仿冒必究!
該理論提出最早,主要考慮將黏附看做是粘合材料之間的純粹機械粘合或者鑲嵌作用。已知任何材料表面都是不可以絕對光滑、平整的。在粘合過程中,橡膠或者粘合劑具有流動性和對固體表面的浸潤性,很容易滲入被粘合材料表面微小空隙或者凹坑中。當橡膠或膠黏劑硫化后,就被“鑲嵌”在空隙中,形成無數微小銷釘,將兩個被粘合物連接起來。機械互鎖是形成粘合的驅動力,在解釋粗糙或者多孔表面材料的粘結時比較適用。但是機械互鎖不能解釋那些互鎖不起來主要作用的實例,如汽車輪胎中線繩和橡膠的粘結,在這里唯一有利于粘合的主要因素纖維末端滲入了橡膠中。橡膠和線繩的粘合強度只取決于纖維末端數量和它們滲橡膠的深度。在粘結問題上,機械互鎖理論一個重要的有利證據是隨著橡膠表面粗糙度增加,粘合性能隨之增強。機械作用的存在已經為人們所承認,但是大量實踐證明,機械作用不是產生產生黏附力的主要因素,因它不能反映表面化學性能的改變對粘合強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