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人們對生存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意識不斷加強。加之,國家對環境保護政策實施力度不斷加強,使全國范圍內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各城市紛紛建設污水處理廠,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已達幾百座,而且還在迅速增加。
各污水處理廠都面臨著如何處置每天產生的大量剩余污泥的問題。在我國目前尚無妥善的最終處置方法,加之,致病菌的超標,傳統上用作農肥,不能完全符合衛生標準。特別是天津市作為老工業城市,污水中工業廢水的比例一直較高,污泥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重金屬物質長期使用會在土壤中富集,造成土地板結,因此近年來污水處理廠脫水污泥無適當出路隨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污泥處置問題已經成為多數污水處理廠急待解決的問題,污泥處置是否妥當已關系到污水處理廠的生存。
縱觀歐、美一些國家進入80年代末期,由于污泥在農用、填埋、投海上的各種限制條件和不利因素的逐漸突出,也由于污泥熱干化技術在歐、美等國家一些污水處理廠的成功應用,使污泥干化技術在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很快推廣開來。例如:歐盟在80年代初只有數家污水處理廠采用污泥熱干化設備處理污泥,但到1994年底已有110家污泥干化處理廠,并且還在逐年增加。這項技術同時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環境工程界的重視,也為我國污泥處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按熱介質與污泥接觸的方式可分為:
1、直接加熱式:將燃燒室產生的熱氣與污泥直接進行接觸混合,使污泥得以加熱,水分得以蒸發并最終得到干污泥產品,是對流干化技術的應用;
2、間接加熱式:將燃燒爐產生的熱氣通過蒸氣、熱油介質傳遞,加熱器壁,從而使器壁另一側的濕污泥受熱、水分蒸發而加以去除,是傳導干化技術的應用;
3、“直接一間接”聯合式干燥:即是"對流一傳導技術"的結合。
按設備的形式分為:
轉鼓式、轉盤式、帶式、螺旋式、離心干化機、噴淋式多效蒸發器、流化床、多重盤管式、薄膜式、漿板式等多種形式。
按干化設備進料方式和產品形態大致分為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