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污水處理的朋友都知道,污水處理通常都有一個污泥脫水單元,常用的設備有帶式脫水機、板框脫水機、離心機、疊螺機等。為了把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60~70%,使用板框脫水機時,一定要投加PAC和石灰嗎?
在污泥處理系統中,投加PAC、石灰確實可以降低泥餅的含水率,但是投加的化學品在投入污泥之前也是固體干粉,雖然含水率降低了,但是絕干污泥量明顯增加。這些化學品也是人類將自然資源通過工業化生產的手段獲得的,但最終變為固體廢棄物,既浪費資源,也浪費能源。
那么,板框脫水機運行時,通常應投加多少PAC和石灰呢,能不能不投加,或者少投加,少投加的結果會怎么樣呢,有沒有優化的空間和方法呢?
國內某煙草企業污水站,在不投加PAC和石灰的情況下,對此問題進行了技術分析和攻關,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1.選擇了更適合煙草行業污水處理的陽離子PAM,使污泥顆粒明顯緊實,污泥表面的絕大部分吸附水、間隙水完成分離,含水率從原來的98.5%降低至93%左右,供料時間大幅縮短,處理能力大幅提高。
2.提高濾布的透水能力。
原先使用的是隨機配套的濾布,這種濾布極易附著污泥絮體,造成濾布堵塞,泥餅很難從濾布脫落,每次卸料時,都需要工人使用卸料板人工卸料,現場環境差,工人的工作強度非常大。
后來,該污水站技術人員進行了技術攻關,設計了一套適合煙草薄片行業的濾布,使得板框脫水機的處理效果大幅提高,含水率可穩定的達到65%,同時,該濾布還具有清潔能力強,不沾泥的優點,使工人的工作強度大幅降低。
通過這兩項技改措施,獲得以下令人滿意的效果:
1.運行成本:按照此煙草薄片工廠每天15噸絕干污泥計算,每年可直接節約運行成本15噸*300元/噸*30天*12月=162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