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安全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古人云,善治國者,必重水利。然今日之“治”已不同古時。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今天,打贏水安全保衛戰,必須重新審視人水關系,從治水、用水到惜水、親水,實現人水共生。
部長眼中嚴峻的水環境
中國的環境污染有多嚴重?每個人都能說出三兩句不同的擔憂和憤怒,其中以霧霾最被民眾普遍關注。但霧霾僅是中國不健康的環境問題中的冰山一角,水污染比起空氣污染,說它“有過之而無不及”毫不夸張。
如同陳吉寧部長在講話中指出,全國地表水特別差和特別好的水體都在減少,城市黑臭水體大量存在。海河、黃河、遼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分別高達106%、82%、76%,遠遠超過國際公認的水資源開發生態警戒線(40%)。
住房城鄉建設部和環保部聯合公布的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排查結果顯示,全國295座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共排查出218座城市的黑臭水體1861個。其中,河流1595條,占85.7%;湖、塘266個,占14.3%。
既然問題這么嚴重,政府和水務企業的努力去哪里了?答案是,政府水務企業一直都在奮力而為。
自2002年以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數量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并先后進行了3次提標改造。目前數量達到2002年的13倍,處理能力達到2002年的4倍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由2002年的30%左右提高到約90%。截至2015年底,城鎮污水的日處理能力達到1.82億噸,成為全世界污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定期公布江河流域水質狀況
水資源污染對人民群眾健康與安全的危害和影響,比空氣污染的影響要嚴重和深遠得多。”全國人大代表楊亞達建議,政府要定期公布我國江河流域主要地段水質狀況。
自“九五”以來,國家開展了大規模的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部分河段水質狀況已有所改善。但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水環境問題比較復雜,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解決水環境問題需要經過一個緩慢的過程,尤其是重點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進展還比較緩慢。因此她建議,完善針對江河流域主要地段的全國統一的水質狀況定期監測和公布體系,倒逼各流域支流的水污染防治的工作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