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氣的特性
性質簡介:在空氣中,氮氣的含量為78.14%;氧氣20.9%;氫氣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氦氣、氖氣、氪氣、氙氣和水蒸汽。氮氣為無色、無味、無嗅的惰性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在平常狀態下表現為很大的惰性,不容易與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在標準大氣壓下,氮的沸點為-195.80℃(77.35K)。
生產方法:主要是利用低溫狀態下氧氣和氮氣沸點的不同,以精餾方法從空氣中分離出純氧和純氮,供生產、非生產過程使用,比如儀表用氮氣做吹掃氣體使用、CBD旋轉密封閥用作氣封等等。在氮氣的制備及使用過程中,生產裝置、工藝管道的泄漏、安全裝置失靈,檢修過程中因未佩帶安全防護用具或因防護不當等,都可能發生氮氣窒息事故。
窒息機理:氮氣與二氧化碳、甲烷、乙炔、氖等都是直接窒息性氣體。其特點是自身濃度增大導致空氣中含氧量降低而發生窒息。一般當空氣中氧含量低于18%時,就會發生窒息事故。氮本身對人體無甚危害,如氮濃度略高時,人員會有輕度頭痛、惡心、嘔吐、幻覺及興奮癥狀。此種情況,如發現早、及時改善通風條件,患者會很快自行恢復。若氮氣含量繼續增高,減少了空氣中氧含量,使人呼吸困難。若吸入純氮氣時,會因嚴重缺氧引發窒息甚至導致死亡。
窒息的危害性:氮氣為無色、無味、無嗅的惰性氣體,是不能僅憑感官判斷相對封閉空間中氮氣是否超標的。當空氣中氧濃度降低時,窒息性事故的發生往往沒有明顯的預兆。據資料記載,氮氣窒息事故發生時,受害者只要在相對濃度較高的氮氣空間中停留2分鐘就很難有逃出或自救能力;當工作空間中氧濃度<10%可立即使人窒息死亡。
二、對氮氣窒息事故的認識及預防
通常情況下氮氣對人體無毒害作用。但由于不遵守操作規程,使氮氣泄漏,某些工作空間中氮氣濃度增高,氧濃度降低,容易使人窒息昏迷。
引發氮氣事故常有以下因素:
1.思想麻痹大意。認為工作空間較為敞開,氮氣會從敞口逸出室外,忽略了氮氣排放量的影響因素。當排放量很大時,會造成氮氣聚集使工作空間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