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品著火可用水、空氣泡沫(高倍數(shù)泡沫較好)、二氧化碳、干粉等撲滅劑施救,最好的滅火劑是水。因為水能夠滲透到爆炸品內部,在爆炸品的結晶表面形成一層可塑性的柔軟薄膜,將結晶包圍起來使其鈍感。爆炸品著火時首要的就是用大量的水進行冷卻,禁止用沙土覆蓋,也不可用蒸汽和酸堿泡沫滅火劑滅火。在房間內或在車廂、船艙內著火時要迅速將門窗、廂門、船艙打開,向內射水冷卻,萬萬不可關閉門窗、廂門、艙蓋窒息滅火。要注意利用掩體,在火場上可利用墻體、低洼處、樹干等掩護,防止人員受傷。
由于有的爆炸品不僅本身有毒,而且燃燒產(chǎn)物也有毒,所以滅火時應注意防毒:有毒爆炸品著火時應戴隔絕式氧氣或空氣呼吸器,以防中毒。
爆炸物品一般有專門或臨時的儲存?zhèn)}庫。這類物品由于內部結構含有爆炸性因素,受摩擦、撞擊、震動、高溫等外界因素激發(fā),極易發(fā)生爆炸,遇到明火更危險。遇爆炸物品火災時,一般采取以下基本對策:
迅速判斷和查明再次發(fā)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險性,緊緊抓住爆炸后和再次發(fā)生爆炸之前的有利時機,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發(fā)生。
切忌用沙土蓋壓,以免增加爆炸物品的爆炸威力。
如果有疏散可能,人身安全確有可靠保障,應迅速組織力量及時疏散著火區(qū)域周圍的爆炸物品,使周圍形成一個隔離帶。
撲救爆炸物品堆垛時,水流應采取吊射,避免強力水流直接沖擊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滅火人員應盡量利用現(xiàn)場的掩蔽體或采取臥式等低姿射水,注意自我保護措施。
滅火人員發(fā)現(xiàn)有再次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時,應立即向現(xiàn)場指揮報告,經(jīng)現(xiàn)場指揮確認后,應立即下達撤退命令。
根據(jù)《廣告法》要求,可能我們的宣傳描述不夠嚴謹,但僅作為描述性用語,無絕對之意。本公司鄭重聲明:本文本僅作為宣傳用語,若文章中涉及到的絕對化用語或極限詞全部作廢,凡訪問本文者均認為且已知曉并同意這一說明。